当前位置: 首页>>县市动态

打造“跨越14个纬度·鸽子花相遇丁香花”品牌 湖北宣恩、黑龙江道外跨区域合作启幕


2024年2月,哈尔滨市道外区与恩施州宣恩县签订《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统战部中共恩施州宣恩县委统战部“三项计划”跨区域协作框架协议》,紧密围绕国家民委制定的“三项计划”组织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以打造“跨越14个纬度·鸽子花相遇丁香花”的各民族“三交”品牌样板为目标,共谋合作方向、共商活动方案、共话民族团结。  

5月13至17日,宣恩县民宗局组织各族干部一行22人赴哈尔滨市道外区,共同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层民族工作重点难点等问题,以民族工作互鉴、干部交流互通、教学资源共享、文化资源融合为举措,正式拉开跨区域“融圈”合作的序幕,共同续写“尔滨”“恩施”民族团结新篇章。此次专题培训班,是框架协议正式履约的具体措施,也是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的实践探索,为不断拓展各民族“三交”实践路径发挥了引领作用。

跨区域培训研修,拓展民族工作思路,推动南北共建扎实起步。本次专题培训班上,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黑龙江省民宗委和哈尔滨市民宗局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从民族政策理论、民族工作实践、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等层面进行专题讲座。有效加深了民族地区干部对不同地区民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南北两地民族工作在比较中互鉴,为深化跨区域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为打开民族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

跨区域学习交流,凝聚民族团结共识,推动南北共建携手共进。培训期间还组织了两地民族工作干部参观见学、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各民族干部第一时间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想武器和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先后组织参观了黑龙江省委党校干部教育特色主题教室,全方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全身心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思想伟力和对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殷切期望,引领各民族干部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参观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和东北烈士纪念馆杨靖宇烈士分馆期间,宣恩县党员干部踏着沉重的步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和屈辱,激发了党员干部更加坚定地为民族团结、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强大信念。两地民族干部在学习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汇聚成两地砥砺前行、携手并进的强大合力。

跨区域文化共享,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推动南北共建走深走实。为充分展现哈尔滨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浓厚氛围,培训班学员走进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走进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走进非遗文化传承的现场,感受金源文化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贡献,互动式体会百年历史与现代生活交融的民俗文化,让大家领略了哈尔滨的红色文化、边疆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增强了共谋发展的信心。学员李世亚说:“作为鄂西南民族地区的一名党员干部,参加本次专题培训,我从政策理论、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红色教育等多方面,感受到哈尔滨城市的厚重感,我将以此次培训学习为契机,将做好民族工作贯穿日常工作生活的各领域、全过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跨区域联盟协作,深化“三交”活动内涵,推动南北共建落地见效。学习期间,宣恩县教育局与道外区教育局缔结联盟,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单位”,并举行揭牌仪式。达成了双方青少年学生长期交流互访、研学旅游的协作协议,积极探索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加强跨区域双向交流,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推动“三项计划”落地见效搭建实体化平台。同时,宣恩县和道外区将立足各自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强旅游促“三交”的活动力度,探索建立更加紧密、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信息交流、工作交互、人员交往方面实现全方位嵌入,为推动南北两地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引导两地各民族同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彩助力。

道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建新表示,此次跨区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南与北、东与中的区域联系,对两地两部门加深交流合作、携手共进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下一步,两地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拓展“跨越14个纬度·鸽子花相遇丁香花”民族工作品牌内涵和外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区域合作经验,为推动宣恩县民族工作跨区域协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方向迈进贡献力量,用各民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的融情故事,奋力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