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以党建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巴东县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党建引领促业务提升”的工作思路,做深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是深化学习,夯实思想根基。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石榴籽”理论宣讲团持续开展示范宣讲,利用博物馆、非遗展示馆、文化馆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牢固“四个与共”,坚定“五个认同”,强化党建思想引领,夯实团结奋斗基础。
二是搭建平台,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县博物馆有效物理空间、三峡及清江考古的丰硕成果,建设集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园,全方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巴东地域文化,体验园现已成为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建调研交流活动展示点,两年累计开展清廉课堂、红色讲堂、民俗体验、研学实践等活动200多场次,受益群众3万多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依托“正山堂·巴东红”茶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民族团结广场,在茶店驿站建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展示馆,以点带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三是践行初心,促进团结进步。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创新开展“创建+”工作,持续打造一批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民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廊道,促进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优化为民服务效能,围绕项目建设、民贸企业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等工作开展一对一服务。坚持共同缔造方法,2022年以来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716万元在7个乡镇12个村规划实施民族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项目,撬动农民投入1.2亿元进行房屋保护修缮和民宿产业发展,保护修缮民居700多栋,发展民宿100多家,为乡亲们找到了一条有效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